
黄瓜的叶片上有近圆形褪绿色小斑点,穿孔的呈星芒状,这是黄瓜黑星病的典型症状,后期瓜条易流胶,造成弯瓜等现象。在大棚里是一种毁灭性的病害,因此要及时用药防治。 黑星病的防治重点是要及时,一旦发现中心病株要及时拔除,及时喷药防治,如错过防治适期,病害进一步蔓延,防治困难。 
有机黄瓜,可用1.1%儿茶素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 无公害或绿色蔬菜,在发病初期,可选用40%氟硅唑乳油8000~10000倍液,或75%异菌脲可湿性粉剂、43%戊唑醇水剂3000倍液、20%戊唑·多菌灵悬浮剂800倍液、1.5%噻霉酮水乳剂500~800倍液、40%氟硅唑乳油8000~10000倍液、60%唑醚·代森联可分散粒剂1500倍液、20%腈菌·福美双可湿性粉剂900~1000倍液、25%嘧菌酯悬浮剂800~1000倍液、560克/升嘧菌·百菌清悬浮剂800~1000倍液、30%福·嘧霉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等喷雾防治,7天喷一次,连喷3~4次。晴天上午进行,喷后加强放风、重点喷幼嫩部分。 发病中后期,可选用40%腈菌唑可湿性粉剂8000倍液,或10%苯醚甲环唑可分散粒剂6000倍液喷雾防治,隔5~7天施一次,视病情连续喷施2~3次,可轮换用药,同时严格控制施药浓度,防止产生药害。 在管理方面,要注重根叶养护,用肥时水溶肥和功能性肥料交替使用,结合叶面喷施微生物菌剂或氨基酸、甲壳素类叶面肥,促进根叶吸收养分的能力,提高植株抗逆性,避免病原菌的侵染。 及时打掉老叶、病叶,合理密植,及时清除病瓜、病株。 调控温湿度,如加大通风、适当延长通风时间;浇水时水量适宜,避开连阴天,有条件的最好使用滴灌,减少水分蒸发,降低棚内湿度。 同时在操作行铺设作物秸秆吸湿,减少叶表结露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