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姜炭疽病症状 生姜炭疽病危害叶片、叶鞘和茎。染病叶多先自叶尖或叶缘现病斑,初为水渍状褐色小斑,后向下、向内扩展成椭圆形、梭形或不定形褐斑,斑面云纹明显或不明显。数个病斑连合成斑块,叶片变褐干枯。潮湿时斑面现小黑点,即病菌分生孢子盘。为害茎或叶鞘形成不定形或短条形病斑,亦长有黑色小点,严重时可使叶片下垂,但仍保持绿色。 
生姜炭疽病发病规律 生姜炭疽病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盘在病部或随病残体遗落土中越冬。分生孢子借雨水溅射或小昆虫活动传播,成为本病初侵染和再侵染源。病菌除危害姜外,尚可侵染多种姜科或茄科作物。在南方,病菌在田间寄主作物上辗转传播为害,无明显的越冬期。植地连作,田间湿度大,或偏施氮肥,植株生长势过旺,平均气温24~28℃、多雨潮湿的天气等均有利于此病发生。 
生姜炭疽病防治措施 1、避免姜地连作。 2、注意田间卫生,收获时彻底收集病残物烧毁。 3、做好以肥水管理为中心的栽培防病。增施磷钾肥和有机肥,避免偏施氮肥,高畦深沟,清沟排渍。 4、及时喷洒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加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5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复方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30%氧氯化铜悬浮剂800倍液,10~15天1次,防治2~3次,注意喷匀、喷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