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姜叶枯病在全国分散发生,传播慢,流行面不广,除少数地区外一般发病较轻。长江流域各地于7~8月发病,病情发展快,危害严重。 
生姜叶枯病症状 生姜叶枯病主要为害叶片,初期叶片呈暗绿色,逐渐变厚有光泽,叶脉间出现黄斑渐渐扩大使全叶变黄而枯凋,病斑表面出现黑色小粒点(即病原菌分生孢子),严重时,全叶变褐枯死。 
生姜叶枯病发生规律 病菌以子囊座或菌丝在病叶上越冬,翌春产生子囊孢子,借风雨、昆虫或农事操作传播蔓延,高温、高湿利于发病,连作地、植株定植过密、通风不良、氮肥过量、植株徒长发病重。 
生姜叶枯病防治措施 1、选用莱芜生姜、密轮细肉姜、疏轮大肉姜等优良品种。 2、重病地要与禾本科或豆科作物进行3年以上轮作,提倡施用日本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充分腐熟的有机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适量浇水,注意降低田间湿度。 3、秋冬要彻底清除病残体,田间发病后及时摘除病叶集中深埋或烧毁。 4、在发病初期开始喷洒40%百菌清悬浮剂600倍或65%多果定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用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64%恶霜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隔7~10天喷1次,连续防治2~3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