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瓜细菌性青枯病为害症状 西瓜茎蔓发病时,受害处初为水浸状不规则病斑,后蔓延扩展,可环绕茎蔓一周,病部变细,两端仍呈水浸状,茎蔓前端叶片出现萎蔫,自上而下萎蔫程度逐渐加重。剖视病蔓,维管束不变色,但用手挤压病斑严重处,可见有乳白色黏液自维管束断面溢出。此病不侵染根系,故根部不变色、不腐烂。以上特点也是与西瓜枯萎病相鉴别的特征。 
西瓜细菌性青枯病发病规律 细菌从伤口侵入植株,引起初次侵染。细菌在25~30℃条件下,迅速繁殖,其浓度可阻塞、破坏西瓜蔓叶的维管束,从而引起蔓叶萎甚至调枯而死。只要温度适宜细菌繁殖,西瓜整个生有季节均可发病。病菌传播媒介主要为某些食叶甲虫类害虫,如黄跳甲象甲(象鼻虫)等。当瓜田甲虫发生越严重或管理越粗放时,青枯病发生就越严重。此外,当温度在18℃以下或33℃以上时,也不发生青枯病。 西瓜细菌性青枯病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结合虫害防治,检查田间或棚室内食叶甲虫类害虫的发生发展情况,一旦发现及时扑杀或喷药专防(详见虫害防治部分)。发现有萎蔫病株,要立即拔除,并将其带出棚室深埋。 2、土壤消毒:育苗土用2%福尔马林液喷施消毒。 3、药剂灌根:西瓜发病植株可用20%噻菌铜悬浮剂1000倍液或72%硫酸链霉素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灌根,每次每株0.25~0.5升,5~7天1次,连续2~3次。 4、叶面喷施:在西瓜发病前后用78%波·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25%琥胶酸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47%春·氧氯化铜可湿性粉剂700倍液交替喷施,7~10天1次,连续2~3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