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米集食用、饲用、工业用于一身,是我国第二大粮食作物,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春玉米一般在4月下旬播种,9月上旬收获,一般中熟品种全生育期大概100~120天;夏玉米一般在6月中旬播种,9月下旬收获,一般中熟品种全生育期大概85~110天。玉米生育期一般分七个时期:播种期、出苗期、拔节期、抽雄期、开花期、吐丝期、成熟期。生产中还常用小、大喇叭口期作为生育进程和田间肥水管理的标志。玉米总体施肥原则:施足基肥,轻施苗肥,重施拔节肥和苞肥,巧施粒肥。整个生育期中对氮肥需求最多,钾肥次之,磷肥较少。据统计,一般栽培条件下,每生产100千克籽粒需要纯氮2.5~44千克、五氧化二磷115~1.60千克、氧化钾3~4千克;氮:磷:钾约为2:1:2。 俗话说:“玉米是个大肚汉,能吃能喝又能干”,虽然生育期短,但需肥量大,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对养分的要求比例也不同。 ①三叶期至拔节期。随着幼苗的生长发育,对养分的消耗量也不断增加,虽然这个时期对养分的需求量还较少,但是获得高产的基础,只有满足此期的养分需求才能获得优质的壮苗。 ②拔节期至抽穗期。此期是玉米果穗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养分需求量最高的时期。这一时期吸收的氮占整个生育的 1/3,磷占1/2,钾占2/3。此期如果营养供应充足,可使玉米植株高大、茎秆粗壮、穗大粒多。 ③抽穗开花期。此期植株生长基本结束,此期氮的消耗量占整个生育期的氮的 1/5、磷占 1/5、钾占1/3。 ④灌浆至成熟期。灌浆开始后,玉米的需肥量又迅速增加,以形成籽粒中的蛋白质、淀粉和脂肪,一直到成熟为止。这一时期吸收的氮占整个生育期的1/2,磷占1/3。针对上述需肥特点,传统高产施肥模式是在施足基肥的同时还需三次追肥,分别是:攻秆肥(追施拔节肥)、追穗肥和攻粒肥。肥料成本和人工投入都比较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