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 甜、糯玉米穗期管理的技术措施

[复制链接]
查看13 | 回复0 |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甜、糯玉米穗期管理的中心目标和任务是:采取以水肥为重点的综合措施,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协调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矛盾、正常生育与水肥不足的矛盾,促使生长健壮和穗分化正常进行,实现壮秆大穗、穗大粒多,为后期管理打下良好基础。  

甜、糯玉米穗期植株正常的长相是:植株高度整齐,个体均匀,茎基部节间短、粗壮,叶色浓绿,叶片宽厚,整个植株粗壮敦实,抽雄一致。

甜、糯玉米穗期管理的技术措施  

1、重施穗肥:  

穗期是玉米吸收养分的急剧增加期,此阶段主要是协调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达到壮秆、穗大、粒多的目的。此期追肥是夺取高产的基本措施,春玉米抽穗前20~25天,雌穗分化已进入小穗、小花分化期,这时外部形态正处于12~14展开叶龄,应重视攻穗肥。追肥量约占总施肥量的2/3。此时春玉米产区正处于干旱少雨季节,浇水不及时常受"卡脖旱"的危害,应结合追肥培土及时浇水,以后根据降水量的多少,在抽穗至灌浆期再浇2~3次水,经常保持土壤潮湿状态。夏玉米穗期正处于高温多雨季节,生长速度极快,需肥量很大。夏玉米穗肥是追肥最重要的时期,穗期追肥既能满足穗分化发育对养分的要求,又能促叶壮秆,有利于穗大粒多。  

攻穗肥的具体运用应根据地力高低、群体大小、植株长势及苗期施肥情况确定。地力差或土壤缺肥,攻穗肥适当提前,并酌情增加追肥量;拔节时亩施尿素10公斤、磷肥10公斤、氯化钾5公斤,结合施肥浇拔节水1次。抽雄前追施尿素15公斤、过磷酸钙10公斤、氯化钾10公斤,重浇攻穗水。  

2、适时浇水:  

适时浇水是穗期管理的又一重要增产措施。蹲苗结束后,一般结合追施攻秆肥浇拔节水使土壤湿度保持在田间持水量70%~80%,此期墒情不足应结合追肥浇水,可使气生根大量发生,提高根系的吸氮能力,增强叶片光合强度,促进养分向雌穗的运输,还可防止倒伏,缩短吐丝与散粉的相隔天数,有利于授粉受精,减少秃尖和缺粒,促穗大粒多。  

为防止大水漫灌,采用沟灌最好,沟灌对土壤结构影响较小,节省水量。玉米耐涝性差,土壤湿度过大,通气不良,根系活动能量减弱,如果田间积水不能及时排除,植株会变黄,甚至烂根青枯死亡。

3、中耕培土:  

玉米穗期根量大、分布广,通过中耕,可以疏松土壤,改善通气和水肥供应情况,促进根系生长,利于蓄水保墒,清除杂草。因此,中耕是穗期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旱地春玉米尤为重要。  

穗期中耕一般进行2~3次,分别在拔节、小喇叭口、大喇叭口期进行。中耕不宜过深,以2~3厘米为宜,以免伤根。大喇叭口期结合施肥进行培土。培土不宜过早,培土高度在6~10厘米。及时培土有利于防止倒伏,同时能促使气生根的发。  

4、去分蘖、拔小苗:  

甜、糯玉米由于改良时间短而常出现多穗现象,在温度、光、肥、水特别优越的条件下,一些品种会有3~5个腋芽发育成雌穗,如果任其自由生长,则每个果穗都很小,失去商品性。为保证主茎果穗有充足的养分,促进早熟,在拔节后期要及时摘除枯黄脚叶和无效分蘖,减少水分和营养消耗,增强田间透光度,促进茎秆粗壮,防止倒伏,增加产量。因此,为了确保第1~2果穗的正常生长,必须去掉多余雌穗,同时也将田间有可能形成空秆的小棵拔除。为减少养分的消耗可进行去雄,即在雄穗刚抽出而未开花散粉时进行,去雄株数占全田总株数的1/3左右,去弱留壮,去中间留地边,隔行隔株去雄。糯玉米螟虫为害较重,可在喇叭口期亩用5%杀虫单105克,掺细土10公斤撒入喇叭口内,随着心叶的生长,药粒下滑,始终保护玉米嫩茎免受螟虫为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