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 甜、糯玉米合理密植的原则

[复制链接]
查看10 | 回复0 |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根据品种特性确定:  

玉米品种在生育期、株高和株型等方面差异较大,适宜的密度也各不相同。一般晚熟品种生育期长,植株高大,茎叶繁茂,单株生产力高,个体营养面积大,应适当稀些;反之,植株矮小的早熟品种,茎叶量较小,可适当密些。平展型品种应适当稀些,紧凑型品种可适当密些。长势强的高秆品种密度应适当稀一些,以增加群体内光照,提高其抗倒伏性;茎秆坚硬、结实性好的品种及中矮秆品种可适当种密一些,以充分发挥品种的增产潜力。

2、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确定:  

玉米是短日照作物,日照短、气温高,可促进发育,缩短生育期;反之,生育期就会延长。因此同一品种,南方的适宜密度要高于北方。同一地区海拔高、气温低,玉米生长矮小,适宜密度大一些;反之,应当小些。夏播玉米比春播玉米生育期短,夏播可密些,春播可稀些。

3、根据土壤肥力和施肥水平确定:  

地力较差和施肥水平较低,又无水浇条件,不能较大程度地满足植株对养分的需求,种植密度应当小些;反之,土壤肥力高,施肥水平高,灌溉条件好,可供给玉米植株需要的营养物质较多时,密度可大些。  

由于品种的不断改良和栽培条件的不断改善,合理密植也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是随着条件发展而变化的,是相对的。各地应根据上述原则和当地条件综合考虑,因地制宜地确定玉米适宜的种植密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