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甜、糯玉米对土壤要求 甜、糯玉米对土壤要求比较严格,尽量选择砂土或壤土,必须具有良好的土壤基础,一般具有以下条件: 1、土层深厚、结构良好:玉米适宜土壤空气容量一般为30%,土壤最适含氮量为10%~15%。土层深厚,结构良好,肥、水、气、热等因素协调的土壤,有利于玉米根系的生长和肥水的吸收,根系发达,植株健壮,高产稳产。 2、肥力水平高、营养丰富:玉米地注意随耕地随施肥,耕后适当耙平,勤中耕,多浇水,促进土壤熟化,逐步提高土壤肥力。对土层薄、肥力差的地块,应逐年垫土、增施肥料,逐步加厚、培肥地力。在玉米生育过程中,提高土壤养分供应能力,是获得高产的物质基础。 二、甜、糯玉米对矿质营养要求 玉米一生吸收的养分,以氮最多,钾次之,磷较少,且随产量的提高,需肥量亦增加。玉米不同生育时期对氮、磷、钾三要素的吸收总趋势:苗期生长量小,吸收量也少;进入穗期随生长量的增加,吸收量也增加,到开花达到高峰;开花至灌浆有机养分集中向籽粒输送,吸收量仍较多,以后养分的吸收逐渐减少。种植制度不同,产量水平不同,在供肥量、肥料的分配比例和施肥实践上均应有所区别、各有侧重。 施肥量也应考虑土壤条件。实验证明,籽粒中的养分从土壤中摄取的占2/3,从肥料中摄取的只占1/3。所以土壤条件对施肥量影响大。 施肥既要考虑玉米自身生长发育特点及需肥规律,又要注意气候、土壤、地力及肥料本身的条件,做到合理用肥、经济用肥。玉米施肥应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氮、磷、钾配合施用。应促、控结合,既要打好身架,又要防止徒长,确保株壮、不倒、穗大、粒重、高产。 
三、甜、糯玉米对水分要求 玉米需水较多,除苗期应适当控水外,其后都必须满足玉米对水分的要求,才能获得高产。玉米需水多受气候、土壤、栽培条件的影响。 玉米各生育时期耗水量有较大的差异。由于春、夏玉米的生育期长段和生育期间的气候变化的不同,春、夏玉米各生育时期耗水量也不同。 各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其降雨分布也就不尽相同,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排水和灌水。通常,播前要浇底墒水;大喇叭口期和抽雄后20天左右,分别浇攻穗和攻粒水;当水分不足、叶片卷曲、近期又无雨时,应立即浇水,反之则不可浇。如果雨水过多,田间积水,应及时排水,防止根系窒息死亡。发芽出苗、幼苗期,应注意散墒,防止烂种芽涝。 四、甜、糯玉米对温度要求 玉米是喜温作物。目前应用的玉米品种生育期要求总积温在1800~2800℃。不同生育期时对温度的要求不同,在土壤水、气条件是一样的情况下,玉米种子在10℃能正常发芽,以24℃发芽最快。拔节最低温度为18℃,最适温度为20℃,最高温度为25℃。开花期是玉米一生中对温度要求最高、反应最敏感的时期,最适温度为25~27℃,最高温度为32~35℃。大气相对湿度低于30%时,花粉粒因失水失去活力,花柱易枯萎,难于授粉、受精。所以,只有调节播期和适时浇水降温,提高大气相对湿度,才能保证授粉、受精、籽粒的形成。花粒期要求日平均温度在20~24℃,如低于16℃或高于25℃,影响淀粉酶活性,养分合成、转移减慢,成熟延迟,粒重降低,造成减产。 
五、甜、糯玉米对光照要求 玉米是短段日照作物,喜光。一般每天在8~9小时的日照下,发育快、开花早,生育期缩短,反之则长。玉米在强光照下,净光合生产率高,有机物质在体内移动得快,反之则低、慢。玉米的光补偿点较低,光饱和点较高,即使在盛夏中午强烈的光照下(10万米烛光),也不表现光饱和状态。因此,要求有适宜的密度,一播全苗,要匀留苗、留匀苗,否则,光照不足,大苗"吃"小苗,造成严重减产。 六、甜、糯玉米对二氧化碳浓度要求 玉米从空气中摄取的二氧化碳的能力极强,远远大于麦类和豆类作物。玉米的二氧化碳补偿点为1~5ppm,说明玉米能在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很低的情况下摄取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质。玉米是低呼吸高光效作物。高的光合效率有利于玉米有机物的积累和籽粒的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