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米种子实际是果实,生产上习惯叫种子或籽粒。籽粒外型:有的顶部近圆形,籽粒平滑,如硬粒型玉米;有的扁平而顶端凹陷,如马齿型玉米;有的表面皱缩,如甜玉米;有的籽粒椭圆、顶尖,形似稻米粒,如爆裂型玉米等。千粒重多250~350克,高的达500克。颜色有白、黄、紫、花、红等多样,带色者含维生素较多。 玉米籽粒由果皮(实际果皮与种皮粘合不可分)、胚及胚乳三部分组成。果皮包被籽粒,约占粒重的6%~8%。胚位于籽粒一侧,多平或凹陷,约占籽粒的10%~15%,由幼胚发育成玉米植株。胚乳位于果皮内,约占籽粒重量的80%~85%,有角质胚乳和粉质胚乳区别。粉质胚乳疏松,不透明,淀粉多;角质胚乳半透明、紧密、蛋白质含量多。马齿型玉米角质胚乳在籽粒两侧,顶端及中央为粉质胚乳,硬粒型玉米角质胚乳在四周,中央为粉质。角质胚乳、粉质胚乳在籽粒中的分布情况是区别玉米类型的标准之玉米花丝授粉受精后,果穗和籽粒增大,籽粒内容物呈透明清水状,为籽粒形成期,约在授粉后10~15天;籽粒外表呈现白色,内有乳白浆液,为乳熟期,此时籽粒干重增加,占成熟期60%~70%,含水在70%~40%,约在授粉后15~35天;此后种子水分由40%减少到20%,籽粒硬度增加,切开呈蜡状,干物质还可增加,为蜡熟期,约需10~15天;蜡熟后为完熟期,籽粒变硬,有光泽,表现品种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