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种植火龙果为什么要进行花果时期调控 利用人为措施使植物提前或延后开花的技术,称花期凋控,也称催延花期技术。花期调控技术可细分为促进栽培技术和抑制栽培技术两种。使开花期比自然花期提早的称为促进栽培技术,可使果品提前上市,达到错季生产的目的;使开花期比自然花期延迟的称为抑制栽培技术,既可达到错季生产的作用,也可使火龙果类的果树多产一批果实。 
火龙果花果期光调控法 农业上利用光照调节作物的产期由来已久,在花卉、蔬菜及果树上均有不少应用。花卉可以通过暗期中断促进开花;番茄可以通过光照处理提前花期及增加开花数;枇杷、沙棘等果树也可通过光周期调节达到类似效果。 除了光周期,波长也对植物有着不同的调节作用,在有效光中,红、橙光是被植物叶片吸收最多的光波,红光利于糖类化合物的合成;蓝光利于蛋白质的合成,因而在农业生产中可通过不同光波控制光合作用的产物,以达到改善农产品品质的目的。 对长日照植物而言,可见光或红光中断暗期对开花有促进的效果。夜间光照可以诱导火龙果花芽分化,达到产期调节的目的。经过试验,2小时与4小时的光周期处理可有效提前夏季产果;若在10月开始2小时的光周期处理,则可使植株在1、2月挂果,但产量与品质均不理想。 目前利用100瓦钨丝灯对火龙果进行夜间光照.可以有效地促进火龙果的花芽分化,以达到产期调节的目的。值得注意的是,红肉火龙果在进行补光提前或延后产期后,对后续的产量并无明显影响;白肉火龙果若通过光照将产期提前,则后期的果品与数量有明显地下降,会导致经济效益降低。 
火龙果花果期温度调控法 有网友经过长期试验发现,在补光操作中,温度的影响也至关重要。例如,在10月开始进行补光,植株在1~2月的冬季也可产果,但产量与品质不佳,没有经济价值。如对温室、大棚内的红肉火龙果进行补光,1~2月的果实品质与数量即可大为改观。 因此在部分冬季温度较低的地区,如想通过补光进行冬季产果,同时也需要进行一些保温措施。 
火龙果花果期激素调控法 植物生长物质是一类具有调节植物生长发育作用的生理活性物质,包括了植物激素与植物生长调节剂。植物激素是植物体内合成的可以移动的微量有机物,能对植株生产发育产生显著作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工合成的有机化合物,其中许多种类的结构与功能与天然激素相类似。植物在感受各种环境信号后产生许多与植物成花相关的物质,这些物质过去被称为成花刺激物,现在又称它们为成花生理信号。 目前用于调节火龙果花期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包括多效唑、乙烯利等,在5月下旬喷施可以有效促进花芽分化,防止花果脱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