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葱] 洋葱种子播种方法

[复制链接]
查看3 | 回复0 | 昨天 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洋葱的播种主要有条播和撒播两种方式。条播是在平整好的畦面上开深约1.5~2厘米的浅沟,行距9~10厘米,将种子播入沟中后再用扫帚轻轻横扫畦面,这样可将落在沟外的种子扫入沟内,同时也起到覆土的作用。然后用脚轻踩畦面进行镇压,使种子和土壤密切结合。镇压后即行浇水。这种方法对砂质壤土最为适合。在壤土或砂质壤土上应先浇水造墒,然后进行撒播。具体操作是,在播种前一天先轻浇1次水,第二天表土已不过干时,将畦面浅耕松土后即行播种,然后再用平耙搂平畦面将种子盖住。

在种子未出苗以前,不再浇水。如果播种后再浇水,会使畦面板结,反而不利于出苗。另外,采取起土、坐底水的撒播方法,对沙土乃至黏土都很适宜。具体操作是,先用平锨把表土起出3厘米左右,放在畦外留作覆盖用土,然后将基肥在畦面撤匀并进行翻耕,使粪、土混合均匀,再用平耙将畦面整平,随即平踩畦面将暄土踏实。播种畦整好后浇灌底水(约6厘米深),渗下后在畦面撒好底土方可播种,播种后再行覆土。采取这种方法虽比较费工,但表土疏松,深层水分充足,出苗快而整齐。  

为了保墒,可用芦苇、架材、其他作物秸秆或遮阳网摆在畦面进行遮阳,或在苗床上面搭棚遮阳。当幼苗即将出土时,在下午及时将覆盖物分次撤去。

洋葱采用条播和撒播两种方式,只要播种量适当,对幼苗的素质没有明显影响。播种量与壮苗培育及先期抽薹有关,密度太大,秧苗细弱,密度太小,秧苗生长过大,容易发生先期抽薹。一般情况下,苗床面积与栽植大田的比例约为1:10,苗床内单株营养面积为4~5平方厘米,每亩苗床的播种量为2.5~3千克。

洋葱种子萌发至出土有一特点,即当子叶突出种皮后,以弯曲成双折的方式穿过土壤露出地面,但子叶的吸器部分仍留在种子内吸收内胚乳的养分,子叶膝到种子这一段长到2~3厘米即行停滞,子叶膝至地面一段继续生长成为弯曲状。当第一片真叶从子叶裂口处长出,此后不久子叶先端枯死,种皮脱落。

通常称这一过程为立鼻直钩。正是因为这一出土特点,要求有较高的播种质量,苗床应精细整地,播种前浇足底水和覆土适当,在直钩前不浇水,土壤也不能板结,才能保证全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