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葱] 洋葱品种的生态特性

[复制链接]
查看6 | 回复0 | 昨天 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洋葱品种生态不是指某品种的生长状态,而是指农作物品种与周围环境条件之间的关系和规律。  

洋葱鳞茎的肥大生长、抽薹的难易、休眠期的长短和耐贮性等,在不同品种之间有着明显差异。这些特性不仅与气象、土壤等自然条件的关系非常密切,而且它们在地区的适应性上有一定限度。

1、鳞茎的肥大生长:洋葱的鳞茎,从开始膨大到最后形成鳞茎的整个过程,与日照长度和温度有着密切关系。  

鳞茎肥大生长需要一定长度的日照和一定的温度。例如,在南方地区,秋冬季栽培的洋葱品种是短日照(日照时间在12~14小时以下)生态型;而在北方地区栽培的品种,多是长日照(日照时间14小时)生态型,甚至有的品种需要日照16小时,在同一地区,一般早熟品种对日照长度的要求比中、晚熟品种要短些。这一点对引种工作甚为重要。  

鳞茎肥大生长还受温

2、抽薹特性:洋葱是绿色植株通过春化阶段的植物,即植株长到一定大小后,才能对低温发生感应而通过春化阶段,此后花芽才开始分化。一般品种要求10℃以下的低温即可发生春化作用,而2~5℃是通过春化阶段的适宜温度;至于通过春化阶段所需的低温日数,不同品种之间的差异很大,短的仅需40天,而长的可达100天以上。另外,营养状况不同的秧苗,对低温的反应也不一样。

在同样的低温条件下,营养状况较差的秧苗更容易发生花芽分化;营养状况较好的秧苗会发生分蘖现象而不发生花芽分化。这主要是其碳、氮比不同的缘故。在同一品种中,大苗受低温影响后较易抽薹。即使是同一品种,抽薹的难易程度在不同个体之间仍有差别。通过人为的选择,可以预防抽薹发生。

3、耐性:洋葱的耐贮性与土质、土壤水分、施肥种类和数量、鳞茎成熟度、病虫害的侵染情况以及收获后的干燥处理等许多条件都有关系,但从品种生态特性讲,与耐贮性关系最密切的是休眠期的长短和洋葱鳞茎的成分。休眠期长,萌芽发生得晚,耐贮性高而且质量好。

洋葱鳞茎成分与耐贮性有关的主要是干物质重和糖分含量。不同品种的干物质重和糖分含量不同,干物质重低者可小于10%,高者可在12%以上,一般干物质重高的含糖量相应也高。干物质重和含糖量高的品种,腐烂率低,贮藏效果良好。从不同品种类型来看,晚熟品种的耐贮性高于早熟品种;黄色品种高于红色品种;白色早熟品种则多不宜贮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