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葫芦] 西葫芦植物学性状

[复制链接]
查看6 | 回复0 | 昨天 13: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西葫芦根系入土深度  

西葫芦的主根发达,在不受损伤的情况下可入土深达2米以上。在育苗移栽时,根系向深度发展受到抑制,侧根则有很强的分枝能力,横向分布半径可达1米以上。大部分根群分布在10~30厘米的土层内,主要根群分布在15~20厘米的深度。侧根水平伸展可达40~75厘米。由于根群发达,吸水肥能力强,具有一定耐干旱的能力。与其他瓜类相同之处是根系再生能力差,受到损伤恢复较慢,所以育苗移栽时尽量采用护根育苗方法,注意保护主根不受伤害。

西葫芦茎的长度  

西葫芦的茎分为蔓生、半蔓生和矮生。茎五棱,有粗刚毛,深绿色或淡绿色、黑绿色。一般茎蔓为空心。主蔓有着很强的分枝能力,叶腋容易抽生侧枝。矮生品种节间很短,一般栽培方式下不伸蔓,蔓长只有40~50厘米。但在日光温室搭架长期栽培的情况下,蔓长可达1米以上,有的在架护条件下还可达到2~3米。

西葫芦叶的特征  

西葫芦的叶分子叶和真叶。子叶对西葫芦的生长有着重要作用,由于病虫或其他原因使子叶遭到损伤时,可以使雌花和雄花的开放延迟,产量降低。所以,在西葫芦育苗和定植后的管理中,尽量促进和保护好子叶,延长其存活期,对夺取丰产有着积极意义。西葫芦的真叶硕大、互生,叶面有较硬的刺毛,表明其有一定抗旱能力。叶柄直立,中空,密度过大或肥水施用不当时,叶柄极易伸长,容易受到机械损伤。部分品种的叶片上近叶脉处有银白色斑点

西葫芦花的特征  

西葫芦为同株异花,花单生、黄色。矮生的早熟品种第1雌花一般着生在第4~5节,以后每隔1~2叶出现1朵雄花。但西葫芦的雌雄花形成习性与黄瓜相似,低温短日照条件下分化雌花多,雌花节位低,连续出现雌花的性能强。侧枝上雌花着生的节位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越是接近主茎基部的侧枝上的第1个雌花着生的节位越高;反之,越是靠近上部的侧枝其第1雌花发生得越早,多在第1~2节即出现。瓜的采收频率也对雌、雄花的发生有着重要影响。多次采收时,雌花、雄花的数目都多,雄花与雌花的比值小;间隔2周采收1次的,雄花和雌花的数目都减少,而且比值加大。说明当采收间隔时间长时,雌花的发生数目将受到显著的抑制。常规栽培时,雄花出现得早而多,而且先于雌花开放。但在深冬育苗冬春茬栽培时,有时出现雄花少而晚的现象。西葫芦单性结实力差,自花结实率低;花粉粒大而重,且带黏性,风不能吹动,授粉需要由昆虫完成。在冬季保护地里极少有昆虫活动的情况下,需有人工辅助授粉或用生长激素处理,以提高坐果率。

西葫芦果实特征  

西葫芦多是以采收嫩瓜供食用,西葫芦的瓜形、大小和颜色因品种不同而呈现多样性。果实多呈圆桶形,果皮颜色有白、绿、墨绿色,有或无斑点、条纹,果面圆滑或稍有纵棱。果实大小与品种有关,但商品瓜大小与采收期有关,早采者单瓜重量小,幼嫩,商品性好;晚收者单瓜重量大,多老熟,商品性差。选用品种时,须符合当地或销往地的习惯。

西葫芦种子的特征  

西葫芦的种子为浅黄色,披针形,发芽年限为4~5年,使用年限为2~3年,种子千粒重140~170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