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瓜早春采用大棚栽培,产量高,效益好,且是早春上市较早的蔬菜,对缓解春淡有较好的意义,应趁着天气好及时定植黄瓜。 一是要把握好合理的密度。黄瓜合理密植直接影响黄瓜产量的形成。黄瓜的合理叶面积指数为3~4。在生产实践中,因受田间群体结构、环境条件和栽培管理等因素影响,生产指标远远低于理论产量。在合理叶面积指数范围内,栽培株数越多,其产量也就越高。因此,栽培黄瓜必须因品种、栽培形式来确定合理密度。一般来说,春黄瓜可每亩定植3300~3500株。虽说提高种植密度有利于提高产量,但因施肥、管理方式不同,还要根据自己棚内的情况,参考品种的生长特性,合理调节种植密度。 二是科学定植。黄瓜定植苗要严格筛选,剔除病苗、弱苗及嫁接不合格的苗。黄瓜定植时要轻提苗。轻提苗可以明显减少黄瓜伤口,减轻病害发生。黄瓜育苗多使用穴盘,定植取苗时需注意,不能直接捏着茎秆将苗提出,而应轻捏穴盘中下部,将苗坨取出。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在茎秆上形成伤口,还可以保护根系,减少断根,防止病原物侵染,减少病害发生。 许多菜农都有定植后立即浇大水灌溉的习惯,这种方法适宜温度较高的夏秋季节,在早春季栽培则要浇小水。浇大水严重影响了地温升高,使根系再生困难;早春季水分蒸发量小,大水使得较长时间内土壤水分过多、空气减少、透气性变差,影响根系发育,甚至造成沤根。浇小水一般是隔行浇水,总量要少,大约为普通浇水量的1/3~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