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菜] 大白菜病毒病如何防治?

[复制链接]
查看4 | 回复0 | 6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大白菜病毒病症状及危害  

大白菜病毒病又叫大白菜孤丁病、大白菜抽疯病,在苗期发病较重。  

1、苗期受害症状:病苗心叶的叶脉透明,沿叶脉退绿,叶片皱缩,向一边弯曲,有时叶脉上产生褐色的坏死斑或条斑。成株期叶片皱缩凸凹不平,呈黄绿相间的花叶,叶脉上也有褐色坏死斑点或条斑,病株矮化。发病严重的植株停止生长,常在包心前死亡。  

2、成株受害症状:有些感病植株虽能结球,而且外表与健株无差别,但剥开外叶,常见到叶片上有许多灰色或黑色的坏死斑点。主要表现坏死条斑,并出现裂痕,病株严重矮化、畸形,不结球。受害较轻的,病株畸形,矮化较轻,有时只呈现半边皱缩,能部分结球。有些感病植株虽能结球,而且外表与健株无差别,但剥开外叶,常见到叶片上有许多灰色或黑色的坏死斑点。重病株的根多不发达,须根较少,病根切面显黄褐色。

二、大白菜病毒病传播途径  

大白菜病毒病在华北和东北等地区,病毒在窖内贮藏的白菜、甘蓝、萝卜等采种株上越冬,也可以在宿根作物如菠菜及田边杂草上越冬。春季传到十字花科蔬菜上,再经夏季的甘蓝、白菜等传到白菜和秋萝卜上。长江流域及华东地区,病毒可以田间生长的十字花科蔬菜、菠菜及杂草上越冬,引起第2年十字花科蔬菜发病。  

大白菜病毒病可以由蚜虫和汁液接触传染。但田间病毒传播主要是蚜虫。萝卜蚜、桃蚜、甘蓝蚜及棉蚜等都有传毒能力。多数地区以桃蚜和菜缢管蚜传毒为主,新疆则以甘蓝蚜为主。蚜虫在病株上短时间吸食后即具有传毒能力。蚜虫1次吸毒后,保持传毒能力的时间不长,只要1次或连续在几株上吸食后即失去其传毒的能力,说明这些病毒与蚜虫的关系是非持久性的,病毒是随着蚜虫取食,通过口器机械地传入健株内。有翅蚜比无翅蚜活动能力强、范围广,传病作用也较大。有翅蚜发生和迁飞的时间与病毒病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病株种子不传病。

三、大白菜病毒病发病原因  

1、青帮儿品种比白帮儿品种抗病。     

2、病害发生及为害严重程度与白菜受侵的生育期关系很大。幼苗7叶以前最感病,受侵染以后多不能结球,为害严重;后期受侵染发病轻。侵染愈早,发病愈重,为害也愈大。     

3、苗期气温高、干旱,病毒病发生常较严重。因为高温干旱对蚜虫对活动有利,并且不利于白菜生长,抗病性弱。     

4、十字花科蔬菜互为邻作,病毒病能相互传染,发病重。播种期早的发病重。土温高、土壤湿度低的,病毒病发生较重。

四、大白菜病毒病预防措施  

1、选用抗病品种,如抱头青、丰抗70、北京大青口、北京106、青杂上3号等。  

2、适期晚播种,使大白菜的生育期避开高温季节适期或稍晚播种,避免开夏季蚜虫危害高峰时期,气温转低蚜虫少,发病就轻。  

3、加强肥水管理等,促进植株长势健壮,提高营养水平,增强大白菜的抗病虫能力。  

4、发现少量病株立即拔除、烧掉或深埋,铲除病原,并及时施药防治。  

五、大白菜病毒病防治农药  

1、可于发病前定植喷施20%病毒A 500倍液、或1.5%植病灵1000倍液、或用NS83增抗剂稀释100倍液在定植前后各喷1次。  

2、发病初期喷施800倍液高锰酸钾或50%消菌灵800~1000倍液,同时云大120,可有效地控制大白菜病毒病的发生与蔓延,促进大白菜的生长发育,改善品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