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番茄品种选择 宜选用既耐高温,又耐低温的丰产抗病(特别是高抗病毒病)优良品种,如百利、百灵、格雷、格利、浙粉 201、科大204、达尼亚拉、中杂9号、金棚一号等。 
番茄育苗 各地应根据当地早霜来临时间确定播种期。一般单层塑料薄膜覆盖棚以霜前110~120天左右为播种适期。若播种过早,苗期正遇高温雨季,病毒病发生率高;播种过晚,生育期不足,顶部果实不能成熟。华北地区多在7月上旬播种,如北京地区以7月10日前后为宜,东北地区以6月中下旬为宜,河南、山东等地以7月中下旬为宜。苗龄为25~30天为宜。采用营养钵或穴盘育苗,苗期要降温防止徒长,用防虫网防虫预防病毒病。 
番茄苗定植 一般定植苗龄以25天左右为宜,当幼苗具有3~4片真叶时即可定植。各地秋季大棚栽培番茄的适宜定植期不尽相同,华北地区多在8月上旬定植,长江流域在8月中旬定植。栽培有限生长型品种或单株只留4~5穗果栽培,每亩栽3000~4000株左右。栽培无限生长型品种,单株留3穗果栽培,每亩栽4000株左右。建议番茄苗定植时最好选择阴天或傍晚定植,并及时浇水,以利缓苗。 
番茄田间管理 1、温湿度调控:番茄苗定植后至第一穗果进入膨大期,外界温度偏高、雨水较多,大棚管理的重点是降温、防雨、促缓苗、防徒长、保花保果。昼夜将大棚四周的塑料薄膜全部掀开,无雨的天气,大棚上部的放风口也要全部打开,尽量加大通风量,还应在棚顶用遮阳网或喷泥浆等方式遮阴、降温,使棚内外温湿度基本相同、防止高温烧苗。 第一穗果进入膨大期后(大约白露以后),外界气温开始降低,此时要注意大棚的保温措施,进行提温催果壮秧,逐渐减小通风量,白天适当放顶风,夜间把塑料薄膜盖严,使棚内气温保持在白天气温25~30℃,夜间15~18℃。当外界气温下降到15℃以下时,除中午开小口放顶风外,下午要适当提前落膜关棚。当棚内夜温低于5℃时,易发生冻害,应及时采收拉秧。生育晚的应在棚内夜温降至10℃左右时加设保温设施,如搭保温天幕、棚外围草苫等方式尽量保温防冻。 2、肥水管理:番茄苗定植后缓苗水不宜过大,以湿透垄的土壤耕层为宜。第一穗果实开始迅速膨大前,严格控制浇水,连续中耕松土2~3次,进行蹲苗。此时植株因管理不当出现徒长现象时,应及时喷洒药剂控制徒长。第一穗果实长至核桃大小时,结束蹲苗,进行第一次浇水追肥,一般每亩追施复合肥或二铵10千克。以后每坐住一穗果结合浇水追1次肥。浇水一般间隔7~10天,每次浇水量不宜过大,且浇水后要加强通风,尽可能降低棚内空气湿度,以防低温高湿诱发早疫病、叶霉病、灰霉病等病害的发生。当植株上所有果实均已坐住后,应减少或停止浇水,以促进果实成熟。 3、植株调整:根据番茄植株生长发育情况,及时吊蔓、整枝、打杈、绑蔓及摘心。有限生长类型品种多采用改良式单干整枝方式,每株留4~5穗果实后摘心;无限生长类型的品种采用单干整枝方式,每株留2~3穗果实后摘心。当第一穗果转色时,将其以下叶片全部打掉,增加通风透光,减少养分消耗,促进果实发育。生长前期因气温高,易引起落花落果,应及时喷、蘸生长调节剂进行保花保果。可采用聚乙烯塑料薄膜袋进行套袋,促进提高番茄品质。 番茄的采收与贮藏 外界气温降至5℃左右时,应将棚内的番茄果实全部收获。该茬番茄至拉秧前,一般只能采摘到占总产量60%~80%左右符合商品要求的红熟果实,对于尚未红熟的果实,用剪刀将整个果穗剪下,贮藏后再供应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