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 韭菜定植第2年及以后的管理方法

[复制链接]
查看186 | 回复0 | 2024-5-21 22:29: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露地韭菜生产,一般是第1年培养根株,第2年才开始收割。  

为丰产高效益,第2年以后的管理应抓好肥水供应、除虫灭草、打薹、晾根、剔根、紧撮、培土、上粪、防涝防旱等项管理工作,并处理好收割和养根的关系,以保证连年收割,经久不衰。

1、韭菜的春季管理:

1年直播或育苗移栽养根后,第2年春季返青前应及时清除地面枯叶和杂草。土壤化冻10厘米深以上时,畦作耧平畦面,整理畦埂,用四齿划松表土;垄作用小镐刨松垄沟,用四齿划松垄台,使韭菜植株基部较好地接受阳光,促进萌发。当土壤解冻,发出新芽时,可追1次粪稀水,有助于幼芽新生。3~4天后中耕松土1次,将越冬覆盖的粪土等翻入土中。中耕松土可以提高土温,促苗生长,防除杂草。苗高15厘米时再浇1水,可提高春韭品质,随后可收割1次。  

第1刀韭菜收割比较早,4叶1心即可收获,收割前1天浇水,收割韭菜应在早晨日出前进行,叶片上露水多,气温也低,边割边捆把。每把韭菜重量20~30克,捆把后装入四周围薄膜的筐中盖严,到市场后仍不萎,商品质量好。  

韭菜每年因根状茎上长和跳根,易造成根状茎和新根外露,还易出现倒伏散撮现象。为此,每年早春土壤解冻,新芽萌发前应培土1次,培土厚度随韭菜跳根高度而定,一般2~3厘米。见图2-12。  

随着韭菜年龄的增长,地下老根茎和老根系逐渐衰亡,但在土壤中又不易腐烂,必须人工进行剔根。对于3年以上的植株,在早春土壤化冻深松土后,选晴天,把株间和韭撮周围的土壤扒开,用细竹杆把韭撮下面枯死根茎剔除,并将挖出的土壤摊于行间晾晒,并灌药治蛆,日落前把向外开张的植株根茎捏拢在一起,填回细土防倒伏散撮。  

早春气温低,土壤蒸发量小,浇水时间和浇水量的大小要根据当时天气和土壤墒情而定。如果土壤墒情不足,可在苗高15厘米左右浇一小水,促进韭苗生长。如果土壤墒情良好,一般头刀韭菜不浇水,以防降低地温。第1水一般在头刀韭菜收获,苗高4~10厘米时浇灌。以后浇水以畦面见干见湿为原则,约5~7天浇1水。  

严禁收割后立即浇水,以防伤口病菌侵染。每次收割后都要进行中耕松土除草,耧平畦面,并随植株的生长,逐步培土。垄栽的,在苗高13~15厘米时,顺垄培土软化,提高产量和品质。  

韭菜除施用底肥外,还需“刀刀追肥”,即每次收割后都要追肥1~2次,以补充养分促进生长。追肥应在收割后3~4天进行,以追施速效性肥料和腐熟人粪尿为主,并适当增施磷肥,每次每亩施用尿素10千克或粪稀2000~3000千克。  

2、韭菜夏季管理:夏季高温,不利于韭菜生长,呈现“歇伏”现象。

提醒高温强光下,韭菜粗纤维增多,品质风味下降,不宜收割。

3、韭菜秋季管理:秋季气候温和凉爽,温差加大,适合韭菜生长,是韭菜旺盛生长时期,也是收割季节,还是为越冬及来年早春生长积累养分的关键时期。因此,整个秋季要加强水肥供应,从8月下旬至10月上旬,一般每7~10天浇1水,保持畦面湿润;并追肥2~3次,每次每亩施尿素15~20千克或粪稀2000~3000千克。10月中旬后停止追肥,并减少浇水,每15天左右浇1水,保持地面见干见湿。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逐步停水,防止贪青旺长。11月中下旬韭菜休眠后浇足冻水。秋季治蛆工作仍需抓紧。

4、韭菜收割与养根的关系:韭菜以嫩叶为产品器官,为多年生宿根性蔬菜,1次播种后可连续多年收割。一般可连续收割4~5年,多者可达20~30年,甚至更长而经久不衰。但也有韭菜出现早衰现象。其原因除与管理工作有关外,还与是否处理好收割与养根的关系有关。  

收割不仅仅是采收产品器官,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调节植株长势的管理措施。韭菜在光照下制造的营养物质,既要用于叶部的生长,也要储存于根茎之中。叶部收割以后,要依靠根茎中的储存物质供应新叶的形成,而产品叶的收获必然降低根茎营养物质的含量。收割越狠(留茬越低),收割越勤,地下部养分消耗就越多,植株长势就越弱,分蘖能力和新根发生能力也就越弱,植株地上部和地下部难以保持新生状态,植株趋于衰老。  

生产上一方面要加强水肥供应、中耕除草治蛆、打薹、培土上粪、剔根、紧撮等工作,以保持韭菜旺盛的生命力,防止早衰,延长寿命;另一方面要处理好收割与养根的关系,掌握好每年的收割次数,防止收割过勤过狠造成早衰,做到以养根为丰产高效益的基础。  

韭菜再生能力强,生长速度快,1年可以收割多茬。但为了维持高产,要严格控制收割次数。每年收割次数要考虑植株长势、年龄、季节、施肥情况、生产形势(是否扣棚)等因素。收获季节主要是春季和初秋。定植的第1年,以养根为主,一般不收获或只收1茬,以后每年春季收获2~3茬。收割的间隔时间,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第1刀韭菜从返青到收割约40天,第2刀约25~30天,第3刀约20天。如果水肥供应不足,生长缓慢,间隔时间可适当加长夏季受高温和强光的影响,可不收割或只割1刀;秋季从处暑至秋分割2刀,秋分后不再收割,进行冬前养根,以利越冬和来年春季生产。  

提醒韭菜每次收割宜在早晨,品质鲜嫩,产量高。若想冬春季节扣膜生产,则春秋两季不宜收割,至少秋季不得收割,而以养根为主。无论采取哪种收割方式,韭菜在临近霜冻前都不可再收割。  

收割还要注意留茬高度。农谚有“扬刀一寸,等于上一次粪”之说。留茬高度必须适当,留茬过高影响产量和品质,过低损伤根茎。判断的方法可察看韭菜刀口处的颜色,如果刀口处为绿色,则说明留茬过高,如果为白色,说明下刀过深,割口以黄色最为适宜。一般适宜的下刀部位在鳞茎上面3~4厘米的叶鞘处,大约高出地面1厘米,恰好高出生长点。以后每割一茬,刀口都应比前一次的刀口略高,这是因为韭菜的茎基部是储存养分的场所,可供收割后萌发新叶,留茬过低,伤及鳞茎和生长点,势必影响下一茬的生长和产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