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韭菜籽种皮坚硬,不易吸水,发芽较慢,而且又是拱型出土,拱土能力弱。在覆土不宜深的前提下,只有保持地皮不干才能保证正常出苗。根据这一特点,应在播种之后到出苗之前实行多次灌水。一般播种后立刻浇1次透水,隔3~4天浇第2水,再隔3~4天浇第3水。第1次水宜大,以后各次浇水可小些。 如果播种时土壤墒情较好,也有的播后先闷1~2天,而后再浇头水。沙地失水较快,应增加浇水次数。在浇水不方便的地方,有的在浇水后覆盖地膜,往往由于膜下高温造成灼芽烧苗,反而造成缺苗断垄。有的播种浇水后,在播沟或畦面上覆盖经过水泡的玉米秸或麦秸、稻草,也可起到保墒作用。一旦韭菜拱土就应及时捡拾或搂除柴草,但在韭田里活动太多时,又会破坏除草剂的药膜而影响除草效果,故最好用遮阳网保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