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杞] 枸杞如何采用嫩枝扦插育苗?

[复制链接]
查看194 | 回复0 | 2024-6-26 13:55: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枸杞嫩枝扦插的优缺点  

枸杞苗木的繁育(如采用有性繁殖)会发生遗传性状变异或分离;而硬枝扦插由于插条数量有限影响枸杞苗木的生产量。但是,扦插的繁育方法完全可以避免发生性状的变异和分离,嫩枝扦插方式因其插条充足就成为枸杞苗木生产的主要途径,具有繁殖速度快,苗木纯度高,根系发达,移植后成活率高,生长快等优点。但嫩枝扦插育苗操作过程比较复杂,技术含量要求较高,操作中技术环节掌握不当,就会造成育苗成活率低。

二、整地作畦  

枸杞育苗地要选择地势平坦的沙壤土,整地包括翻耕、耙地和平整,翻耕深度20厘米以上,做到精耕细作,清除石块、杂草,达到地平、土碎。结合整地施农家肥2500~5000千克/亩,每亩施过磷酸钙50千克,钾肥6千克,氮肥可以不施,等苗成活后追肥施入。枸杞育苗地要平整,做成平畦,畦宽1.2~1.5米。在准备扦插前一周覆膜,以提高地温。

三、枸杞种条的采集及处理  

枸杞嫩枝扦插在6月下旬进行。扦插前搭好塑料棚(或用已有的塑料大棚或温室),在塑料棚外部或内部用遮阳网遮阳,使透光率为自然光的30%左右。在棚内用细河沙做按长宽为5米×1米或5米×1.2米规格作苗床,床上铺厚约3~5厘米的细沙(苗床长度可根据温室长度来确定)。扦插2~3天前把苗床用水浇透。  

枸杞插条采集及修剪从品种纯正,树体健壮的成龄树上,采集没有病虫害危害的半木质化枝条,剪成10~12厘米长的插条,去掉基部5~6厘米处的叶片,其上部叶片均保留,用生根粉或萘乙酸1000~2000mg/kg液,速蘸插条下端5~6厘米处后扦插。  

枸杞插条处理用100ppm的α-萘乙酸和100ppm的吲哚丁酸溶液混合,并用滑石粉调成糊状,或用150ppm吲哚丁酸用滑石粉调成糊状,速沾插条下端1~1.5厘米后立即扦插。

四、枸杞嫩枝扦插时间和方法  

枸杞种条育苗时间必须依据田间地温而定,甘肃景泰地区一般在6月下旬。扦插方法扦插株行距5×10厘米,插条与床面垂直,扦插深度5~60厘米。扦插后每天8~16时用小眼壶喷水,保持插条叶片湿润,棚内相对湿度保持在80%以上,温度30~35℃。扦插后20~30天插条开始生根,40天后移栽到大田。嫩枝扦插生根率平均为80%左右,最高可达95%;移栽成活率可达90%,当年可成苗。

五、枸杞育苗地管理  

枸杞插条发芽后,即可破膜放苗,用土压好膜孔部。根据土壤墒情,苗木生长前期控制灌水,覆膜育苗地苗木长至15厘米时灌第一水,整个生育期灌4~5次水,每亩灌50~70立方水。结合灌水施肥两次,每次亩施尿素6~8千克;在苗木长至20厘米时,选留一健壮直立枝为主枝,去除其余侧枝;当枸杞苗木高度达到30厘米左右时,进行第一次松土和除草,以免草的长势超过幼苗,松土结合除草工作进行;当枸杞苗木长到50厘米时进行摘心,以促进苗木主干生长。

由于一年生枸杞苗木主干细,木质化程度不高,为防止树冠倒伏影响整体树型培育,在摘心同时,增加扶杆设备,可在每行苗的两端,栽上木桩,在木桩上,设二道细绳,将苗木置于二道绳内,防止苗木倒伏,促进苗木直立生长,提高负载。随苗木生长、高度增加,细绳要上移,?最后一般固定在第一层主枝以下。水肥条件好时,当年苗高可达1.2米以上,基本完成整形。

五、病虫害防治  

枸杞苗期易发生枸杞瘿螨、枸杞蚜虫等虫害和枸杞褐斑病。枸杞瘿螨可采用阿维菌素(1.8%EC)2000倍药液叶面喷施,防治效果可达到90%以上。

枸杞蚜虫可采用啶虫脒(3%EC)2000倍液或吡虫啉(10%WP)2000倍液喷雾防治,防效可达95%以上,枸杞褐斑病一般在生长期出现多次降雨后,田间湿度增大,叶片郁蔽时出现,病害从下部叶片开始蔓延扩展到中上部叶片,防治可选用苯醚甲环唑、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等药剂喷雾防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