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 如何识别与防治马铃薯环腐病?

[复制链接]
查看106 | 回复0 | 2025-2-25 22:46: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铃薯环腐病又称轮腐病,俗称“转圈烂”“黄眼圈”。播种期、收获期与发病也有明显关系,播种早发病重,收获早发病轻。夏播因播种晚,收获期早,一般发病轻。

马铃薯环腐病识别方法  

该病为维管束病害,一般病株在生育前期表现正常,到现蕾至开花盛期症状明显。病株顶部叶片变小,叶缘上卷,色灰绿,软而薄,呈现失水状萎蔫,同时大多数茎上的叶片也由下而上萎蔫下垂。病株维管束切开后多变为黄褐色,新收获的病薯块纵切后可见自茎部开始维管束变黄色或黄褐色,重病薯维管束变色部分可达一圈,用手指挤压,则薯肉和皮层分离,常排出乳白色无味的菌脓,但芽眼并不首先受害(区别于青枯病)。经贮藏后,病薯症状明显出现,皮色变暗,脐部红褐色而软。


马铃薯环腐病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良种进行种植。建立无病留种田。  

2、播种前取出种薯后,堆放室内5~7天,进行晾种或催芽晒种,以促进病薯症状的发展和暴露,便于剔除病薯。盛花期,深入田间调查,发现病株,及时连同薯块挖除干净,对降低发病率有一定效果;种薯入窖时,挑选病薯,可避免烂窖。提倡优先选用小整薯作种薯。催芽前严格挑选、剔除病薯。切薯时每人尽可能多准备切刀,切刀先进行必要的酒精或火焰消毒,切时观察切面,发现切面有维管束变为乳黄色至黑褐色时,首先剔除病薯,再换切刀。切前先把切刀放入50毫克/升的硫酸铜溶液中浸泡10分钟以上,或用47%春雷·氧氯铜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浸泡灭菌。切后的薯块用50毫克/千克硫酸铜浸泡种薯10分钟,或用47%春雷~氧氯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30分钟,晾干后播种。切面撒一层草木灰。每穴均匀撒入50毫克/千克硫酸铜毒土50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