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葱菌核病症状表现 大葱菌核病受害植株叶片及花梗先端变色,逐渐延及下部,使植株部分或全株下垂枯死。从土中拔起,地下部变黑F·B,后期病部灰白色,内部长有白色绒状霉,并混有许多黑色菌核。菌核多分布在近地表处,呈不规则形,有时数个合并在一起。大小为1.5~3毫米x1~2毫米。 
大葱菌核病发病规律 大葱菌核病病原菌为大蒜菌核盘菌,以菌核随病残体在土场中越冬,第2年子囊孢子随风雨传播。在温度20℃左右,土壤泪度较大的地块,发病严重。 
大葱菌核病防治方法 与韭菜葱蒜类蔬菜实行3年以上轮作。收获后,将病残体集中烧毁或深埋。加强肥水管理,雨季及时排水,防止发生涝害。在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或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等向叶基部喷雾并用药液灌根,每7~10天喷1次,连续进行2~3次。也可每亩用50%氯硝胺粉剂2~2.6千克喷撒。各种药剂轮流使用效果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