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皮] 怎样防治黄皮梢腐病?

[复制链接]
查看43 | 回复0 | 2025-4-17 22:14: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黄皮梢腐病又称为黄皮死顶病,在广东、福建、海南等地都有发生。该病随带病苗木逐渐向果园新区扩散,可在植株地上部的各部位发生,主要造成梢腐,也可造成叶腐、果腐和枝条溃腐,轻者减产,重者绝收,甚至全园被毁,严重的病梢率70%~90%。

黄皮梢腐病症状  

梢腐病会在黄皮不同部位产生不同程度的为害。  

①梢腐。嫩芽幼叶受害变褐色坏死、腐烂,顶部嫩梢受害呈黑褐色至黑色,病部收缩呈烟头状。潮湿时病部表面生有大量白霉及橙红色孢子体。  

②叶腐。受害叶片通常从叶尖、叶缘开始变褐色腐烂,后扩展到叶片的大部分或全部,发病部位与健康部位分界处常有深褐色的波状条纹。  

③果腐。受害果实形成褐色、水渍状的圆形病斑,潮湿时病部表面生有大量白霉,果实腐烂。  

④枝条渍腐。在受害的枝条上形成褐色、边缘隆起而中央凹陷的梭形病斑,长0.3~1.2厘米,表面木栓化、粗糙。

黄皮梢腐病发病条件  

黄皮梢腐病的病原为真菌,在黄皮受害部位越冬,翌年春季长出大量分生孢子,借风力、雨水传播至嫩梢上造成为害。在新的发病部上再分生出孢子进行再侵染,造成果腐及叶腐等为害。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3-9月高温、高湿为发病高峰期,但春梢发病重于秋梢,刚抽出的嫩芽、嫩梢、嫩枝容易感病,越冬期的老芽、老梢较抗病。

黄皮梢腐病防治方法  

黄皮梢腐病主要为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具体防治方法如下。  

①结合黄皮采收后修剪,把病梢、病叶、病枝条彻底剪除,集中销毁,减少病原。  

②在黄皮萌芽期、抽梢期、果实发育期加强检查,发现上述病害症状应及时喷药防治。药剂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或40%多硫悬浮剂500倍液,或硫黄胶悬剂300倍液,或50%苯莱特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