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 水稻旱育秧栽培的注意事项

[复制链接]
查看45 | 回复0 | 2025-4-20 13:56: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水稻旱育秧栽培的注意事项  

1、种子适于当地种植,且籽粒饱满,无混杂,发芽率高,大田产量高。  

2、播期要结合农时,以及播种时的温度、插秧期、各水稻品种的全生育期来安排。  

3、秧田播种量及播种均匀度秧田插种量是要按照当地的生产茬口、秧田正常生长的适宜密度来定,一般小春田的秧田插种密度宜小,绿肥田及冬泡田茬口可适当加大。插种要均匀,有利于出苗后营养平衡,健壮生长。  

4、秧龄和移裁期早育秧秧龄在4~5叶时,温度适合,就必须及时移栽,利于促进早发、早分蘖,获得高产。早春茬口(蔬菜田,绿肥田,冬泡田)可适当早插,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秧龄4~5叶即可移栽至大田;对小春茬口(如油菜、小麦田等),则需待小春作物收获以后才能整田插秧,秧龄要适当延长,需要6~7叶才能插秧。需要注意的是,秧龄愈长,秧田管理则需要更精细,防止病虫害。  

5、大田栽插基本苗由于早育秧田的秧苗大田发根分蘖能力强,插秧的基本苗一般可比水育秧少。土壤肥沃,易于分蘖的稻田可减少20%~25%;而肥水条件差的可维持常规。插秧基本苗一般控制在3万(杂交稻)~5万(常规稻)之间,否则就会因分蘖多,田间过于荫蔽,招致病虫害,甚至倒伏,严重减产。  

6、水肥管理科学施肥,抓好水浆管理。在育秧过程中要严格控制用水,浇足底水后可一直到出苗都不须浇水;出现后,当床土干燥,早晨或傍晚秧苗无水珠,午间叶片内卷时,于早晚适当浇水,要一次浇透,切忌天天浇;移栽前要浇透水。大田以浅水管理为主,分蘖时晒田控苗,减少无效分蘖。  

7、病虫防治加强田间监测,准确掌握重大病虫发生动态,把握防治时期,实行科学防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