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 洪涝灾害对水稻有何危害及灾后如何补救?

[复制链接]
查看44 | 回复0 | 2025-4-20 15:23: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要尽早排除积水。涝渍灾害后要迅速组织人力,及时清理疏通排水系统,调配排水设备抢排积水,及早使水稻叶尖露出水面,尽量缩短受淹时间,减轻受灾损失。  

二要及时扶苗洗苗。洪涝过后,稻田水质浑浊,叶片上附着大量泥沙、污泥,如遇高温天气,易使叶片组织坏死,水稻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受阻,从而影响产量。  

三要科学水分管理。洪水退后,要及时在田间四周开好排水沟,特别是低洼田一定要开沟排水,促进根系恢复生长。  

四要适时追施肥料。如孕穗结实期受淹的早稻田,应补施粒肥和喷施叶面肥,排水后2~3天亩施尿素2~3公斤;抽穗20%时,亩用1克赤霉素兑水25公斤叶面喷施,促抽穗整齐;齐穗后每隔5~7天,亩用0.2%磷酸二氢钾100克兑水50公斤叶面喷施2~3次,以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处于移栽和分蘖期的中稻和一晚田,可在排水后2~3天,亩施尿素5~7.5公斤或45%复合肥10~20公斤;处于苗期的晚稻,露田浅灌后,每亩秧田施尿素5公斤。  

五要综合防治病虫害。受涝受淹水稻,植株素质下降,抗病能力减弱,加上雨后湿度大,遇高温易受病虫为害。孕穗、抽穗期早稻要及时打好破口期混合保穗药,重点防治穗颈瘟、水稻细菌性基腐病、稻飞虱和纹枯病;中稻和晚稻秧田重点做好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水稻细菌性基腐病的防治,晚稻移栽前喷施一次“送嫁药”,防治白叶枯病和稻蓟马。  

六要抢时补种改种。对死苞死穗、空壳穗的早稻品种,抽生较多的高位次生分蘖,可以蓄留,于始穗期喷施赤霉素和磷酸二氢钾或氨基酸类叶面肥。反之,应及时改种晚稻,争取晚稻高产。对晚稻苗期受淹缺苗的田块,要及时补齐秧苗。如大部分植株死亡,可采取栽插翻秋或直播翻秋方式,选择早熟或中熟偏早的早稻品种进行翻秋种植,尽量扩种水稻。确因错过季节无法改种水稻的,宜改种秋大豆、秋玉米或马铃薯、晚甘薯等,减少灾害损失。  

七要防御后期低温冷害。涝渍灾害过后,补种的作物季节推迟,后期往往易遭受秋季低温冷害的影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