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 水稻田晒田的作用是什么?

[复制链接]
查看40 | 回复0 | 2025-4-21 08:39: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水稻田晒田的作用  

第一,控制水稻无效分蘖,巩固有效分蘖,提高分冀成穗率。分蘖末期晒田,造成稻田短期水分亏缺,幼小的高位分蘖由于根系尚不健全,叶细胞液浓度又低,极不耐缺水,因此,晒田后高位小分蘖常较主茎或低位大分蘖易脱水受旱而死,而这些小分蘖在死亡过程中,尚有部分养分回流转入主茎,被主茎和大分蘖所利用,因而有利于巩固有效分蘖,提高成穗率,建立良好的大田群体结构。  

第二,改善了土壤环境,增强了根系活力。晒田使土壤表层失水,空气大量进入,加速了土壤中有机物质的矿化,解除了还原物质的毒害,为根系生长和吸肥提供了良好条件,使水稻黑根减少,白根增加,根系活力增强,不断向下层深扎。  

第三,增强水稻茎秆的抗倒能力。由于晒田后土壤有效氮、磷减少,使稻株生长受到抑制,继之使体内物质代谢的强度与方向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即晒田使植株体内氮素代谢水平下降,碳素代谢水平提高,光合产物大量合成组成茎秆和叶鞘的纤维素和木质素,从而加强了茎秆的木质化程度和秆壁厚度,并且也缩短了基部一、二节间,增强了水稻的抗倒伏能力。  

第四,促大穗。在水稻分蘖末期的晒田,促进茎、鞘中碳水化合物的积累,不仅对壮秆防倒有利,而且对形成大穗也有利。据研究,水稻在幼穗分化初期,茎、鞘内有一个碳水化合物暂时低落,而幼穗中却有一个碳水化合物上升阶段。晒田促进了碳水化合物在茎、鞘内积累,复水后便立即增加了向幼穗的流转量,这种变化使幼穗分化初期有较多的养分来源,加之复水后根系活力增强,养分源源不断地供应正发育中的幼穗,促使形成大穗。  

第五,减少病虫的发生。由于晒田改变了田间小气候,使田间湿度降低,从而抑制了病原菌的繁殖和传播,加之植株生长健壮,使水稻纹枯病、稻瘟病的发生大大减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