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茭白] 种植茭白水位如何管理?

[复制链接]
查看189 | 回复0 | 2024-5-13 16:25: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茭白在不同的生长期,灌水的深度不同。萌芽期及分蘖前期宜浅水,保持4.5~6厘米水层,有利于地温升高,促进分蘖和发根。分蘖后期将水层逐渐加深到10厘米左右,到7月下旬气候炎热,常达30℃ 以上,水层要加深到12~15厘米,以降低土温,控制后期小分蘖,促进提高孕茭。孕茭期加深到18厘米。秋茭采收时期,水温低灌水宜略浅些,宜保持6厘米左右浅水层,以利采收作业。  

秋栽茭白,栽植前应保持浅水位,以防茭苗漂浮。每次追肥前宜放浅田水,施后宜待肥料吸入土中再灌水。在台风暴雨季节,要注意排水,防止苔管伸长,最高水位不能超过茭白眼,否则会严重减产。 秋茭采收后,水位应逐渐回落,保持田间潮湿状态,水位3~6厘米左右,准备过冬。大田以浅水或潮湿状态越冬,不能干旱。对于有些易拔节生长的品种,如蒋墅茭等,后期水位过高,可能造成短缩茎拔节,苔管伸长,结 茭节位升高,使养分输送困难,孕茭变小,此类品种宜始终保持浅水位。  

有经验表明,在土壤保水保肥力较强的田块,于6月底第一次分蘖高峰后,控水搁田7~10天待田中表土轻微龟裂后再灌水,可以促进根系的进一步发展,抑制无效小分蘖的形成,还有提早孕茭的趋势。  

有些地区,利用水库低温水在夏季高温季节灌溉茭田,具有明显的降温效果,可使茭白提前20~30天孕茭,即在8月份开始采收秋茭,称为冷水茭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