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中文名称:中华结缕草 二、别名:盘根草、护坡草 三、英文名:Chinese lawn grass 四、分类:禾本科结缕草属 
五、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1、根:具坚硬的地下茎及地上匍匐枝(根状茎),节生根,分生新植株。须根较深,可深入土层30cm以上。 2、茎:直立,淡黄色。株高10~30cm. 3、叶:革质,条状披针形,扁平,长3~6cm,宽3~5mm,具一定韧性,表面有疏毛,边缘常内卷。叶鞘无毛,鞘口具白色须毛。叶舌不明显或为1圈短纤毛。 4、花:总状花序穗状,长2~4cm,宽5mm,伸出叶鞘外。小穗排列稍疏,柄长达2~3mm。小穗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两侧压扁,黄褐色或略带紫色,长4~6mm,宽1〜1.5mm。第1颖缺。第2颖革质,光滑无毛,侧脉不明显,中脉近顶端与颖分离,延伸成小芒尖,全部包裹内外稃。外稃膜质,长3mm,具1明显的中脉。雄蕊3枚,花药长2mm。花柱2个,柱头帚状。 5、果实:颖果长椭圆形。 6、种子:长2~3mm,掠褐色,千粒重3.29g。 
六、生物学特性:花果期6~10月。喜光,不耐荫,耐高温,抗干旱,抗碱性,耐寒性强,耐瘠薄,耐踩踏,具有很强的韧度和弹性。种子自然落地后,绝大部分在15~20天萌发,在自然状态下种子具有发芽不整齐的特点。可生长自砂土到黏土的各种土壤质地,以及由酸性到碱性的土壤环境。 七、生长环境:生于山坡、路边草丛、海边沙滩、河岸、湿地等。 八、危害:或为旱地或湿地杂草。 九、繁殖传播扩散方式:种子繁殖。 十、分布范围:原产亚洲东南部,主要分布在中国、朝鲜、日本及菲律宾群岛等温暖地带、***带地区。中国北起辽东半岛、南至海南岛、西至陕西关中等广大地区,均有野生,其中以胶东半岛、辽东半岛分布较多。 十一、用途:为我国的优良草坪种质资源。鲜茎叶为马、牛、驴、骡、山羊、绵羊、奶山羊、兔、鹅、鱼等的优良饲料。粗蛋白质含量抽穗期最高,可达13.5%,盛花期下降为9.4%,果后营养期又回升为12.3%。粗灰分与钙的含量在秋末最高。也为良好的水土保持植物。 十二、防治方法:暂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