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中文名称:石蒜 二、别名:蟑螂花、龙爪花、红花石蒜、山乌毒 三、英文名:shorttube lycoris,spider lily 四、分类:石蒜科石蒜属 
五、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 1、根:地下鳞茎肥厚,广椭圆形,外被紫红色薄膜,长4~5cm,径2.5~4cm,上端有长3cm的叶基,基部生多数白色须根。表面由2~3层黑棕色干枯膜质鱗片包被,内部有10多层白色富黏性的肉质鱗片,生于短缩的鱗茎盘上,中心有黄白色的芽。 2、茎:短缩。株高20~55cm。 3、叶:秋季花后自基部抽出,翌年夏季枯萎。线形或狭带状,5~6片,长14~30cm,宽0.5cm,先端钝,深绿色,带白霜粉。 4、花:花葶8~9月抽出,实心,高30~60cm。伞形花序顶生,着4~12朵花。总苞片干膜质,棕褐色,披针形。花被管绿色,长5~6mm,裂片狭倒被针形,长3mm,宽0.5cm,皱缩,向外翻卷。花被鲜红色,长4cm,花被筒很短,喉部具鳞片,裂片6片,倒狭披针形,长3cm,宽0.5cm,边缘皱缩,展开而反卷。雄蕊和雌蕊远伸出花被裂片之外,雄蕊比花被片长1倍。子房下位。花后不结实。 5、果实:蒴果背裂,种子多数。 6、种子:近圆球形,径3~4mm,黑色。 
六、生物学特性:花期8~10月,果期10~11月。自花授粉。鱗茎3~4年繁殖1次。 七、生长环境:生于林缘、河岸阴湿处。 八、危害:或为草地杂草。球根含有生物碱利克林毒,可引致呕吐、痉挛等症状,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明显影响。 九、繁殖传播扩散方式:鳞茎繁殖。 十、分布范围:原产中国长江流域,分布于中国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陕西、四川、贵州、云南。日本也有。 十一、用途:鱗茎含淀粉,可提取植物胶代阿拉伯胶。全草含石蒜碱、加兰他敏等用于制药的原料,有祛痰、催吐、消肿止痛、利尿等疗效,但有大毒,宜慎用。 十二、防治方法:暂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