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中文名称:扁穗莎草 二、别名:暂无 三、英文名:flat ear sedge 四、分类:莎草科莎草属 
五、形态特征:丛生草本。 1、根:须根系。 2、茎:稍纤细,丛生,锐3棱形,基部具较多叶。株高5~25cm。 3、叶:线形,短于茎,或与茎几等长,宽1.5~3mm,折合或平展,灰绿色。叶鞘紫褐色。苞片3~5片,叶状,长于花序。 4、花:聚伞花序简单,具2~7个辐射枝,辐射枝最长达5cm。穗状花序近于头状。花序轴很短,具3~10个小穗。小穗排列紧密,斜展,线状披针形,长8~17mm,宽4mm,近于4棱形,具8~20朵花,小穗轴具狭翅。鱗片覆瓦状排列,紧密,稍厚,卵形,长3mm,顶端具稍长的芒,背面具龙骨状突起,有9~13条脉,中间较宽部分为绿色,两侧苍白色或麦秆色,有时有锈色斑纹。雄蕊3枚,花药线形,药隔突出于花药顶端。花柱长,柱头3个,较短。 5、果实:小坚果3棱状倒卵形,长1mm,侧面凹陷,深棕色,表面具密的细点。 6、种子:长0.5mm。 
六、生物学特性:花果期6~10月。 七、生长环境:于旷野、荒地、路边、沟旁等。 八、危害:一般杂草。 九、繁殖传播扩散方式:种子繁殖。 十、分布范围:中国华东、华中、华南、西南等地有分布。日本、越南、印度等也有分布。 十一、用途:药物利用。用于养心,调经行气。外用于跌打损伤。 十二、防治方法:用灭草松、二甲四氯、农得时等除草剂除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