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尾草(禾本科)

[复制链接]
查看3 | 回复0 | 昨天 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中文名称:狼尾草

二、别名:狼茅、狗尾巴草、狗仔尾、老鼠狼、芮草

三、英文名:green bristlegrass

四、分类:禾本科狼尾草属

五、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

1、根:须根粗壮、质硬。

2、莲:直立,丛生,径花序以下密生柔毛。株高30~100cm。

3、叶:线形,长15~40cm,宽3~8mm,质地较硬,常内向折叠,先端长渐尖,基部生疣毛,基部常与鞘口同宽,叶面及边缘粗糙,叶背近平滑。叶鞘除鞘口附近的边缘常有细毛之外,光滑无毛,两侧配扁,主脉呈脊,基部者呈跨生状,茎上部者长于节间。叶舌短,长0.5mm,上缘具长2.5mm的纤毛。

4、花:圆锥花序圆柱形,直立或稍弯,长5~20cm,径1~2cm(刚毛除外)。主轴粗壮而硬,有棱和槽,密生近平贴的柔毛。总梗稍粗壮,长2~3mm,密生灰白色柔毛,基部有关节,总梗常自此关节处断落。刚毛多数,表面向上粗糙,长短不等,最短者仅3mm,最长者达28mm,粗细不一,粗者为细者的1倍,绿色或常带暗紫色。小穗单生,偶见孪生,披针形,长6~9mm。颖草质。第1颖微小或缺,卵形,脉不明显。第2颖长卵状披针形,长3.5mm,具3~5条脉,边缘膜质。第1外稃草质,与小穗等长,卵披针形,具7~9条脉,边缘常包卷着第2朵小花。第2外稃与小穗等长,卵状披针形或舟形,具7~9条脉,中下部近软骨质,边缘包着同质同形的内稃。

5、果实:颖果长圆形,灰褐色至近棕色。

6、种子:长3.5mm。

六、生物学特性:花果期8~10月。

七、生长环境:生于海拔50-3200米的山坡、荒地、路旁、草地、田边、沟旁等。

八、危害:为果、桑、茶园和路埂常见杂草,发生量大,危害较重。

九、繁殖传播扩散方式:以地下根芽和种子繁殖。种子借助风力、雨水、动物等途径传播、扩散。

十、分布范围:中国东北、华北、华东、西南等省区有分布。日本、印度、朝鲜、缅甸、巴基斯坦、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大洋洲及非洲也有分布。

十一、用途:茎叶幼嫩时为牲畜词料。能用作编织、造纸的原料,还可作固堤防沙植物和景观植物。根能明目、散血,治痢疾、盗汗、丹毒等症。

十二、防治方法:用41%异丙草·莠悬乳剂、40%乙·莠悬乳剂、威霸等除草剂防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