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洋葱叶枯病症状 叶枯病在洋葱整个生长期均能发生。有两种病菌致病,主要为害叶身和花茎。叶片上散生有直径1~2毫米、轮廓明显的病斑。 病斑呈白色的圆形或椭圆形,稍有凹陷。叶身出现多个病斑时,叶片迅速萎蔫、枯死。4月份以后出现的病斑呈椭圆形或纺锤形,轮廓不明显。B.cinerea菌病斑,通常出现在4月中旬降雨后,侵染大田及种田的叶身。花梗和小花梗4月中旬至5月份发生的病斑,一片叶上可以出现上百个,一片白点斑驳状。 洋葱叶枯病发病规律 葡萄孢菌以菌核和孢子形态附在枯死叶组织上,以菌丝形态在组织内部生存,架藏的茎叶导致病菌传播。灰霉病菌侵染各种蔬菜、花草和果树,生成孢子后再侵人洋葱苗床。分生孢子借助风雨飞散,遇到合适的条件,便在洋葱叶片上萌发出蚜管侵入组织内。冬季的严寒干燥导致下叶枯死或叶尖枯萎时,病菌可在这些部位增殖,形成侵染源。苗床厚播、余苗弃之不管,都有利于病害发生。 洋葱叶枯病防治方法 冬季严防干燥,定植时不要损伤幼苗,苗床末期要喷施药剂,头一年架藏的洋葱球的茎叶及腐烂球要及时清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