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葱] 洋葱检疫标准

[复制链接]
查看3 | 回复0 | 昨天 08: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保鲜洋葱主要是针对“三虫一病”进行检疫。  

“虫”指葱蓟马。附着于葱的虫体多数是葱蓟马,这种虫的成虫、著虫都能为害洋葱,以刺吸式口器为害植物心叶、嫩芽的表皮、吸食汁液、茎叶出现针头大小的斑点。严重时葱叶弯曲、枯黄,影响植株光合作用。成虫体长1.2~1.4毫米,淡褐色。卵肾形,乳白色,后期随胚胎发育成圆形。葱蓟马全年都可发生、以成虫或若虫态在大葱的叶鞘内潜伏。春天开始活动并繁殖,不断为害。5月下旬至6月上旬天旱无雨,或浇水不及时则为害严重。7月份以后气温升高,降雨增多,活动受到限制。故收获时将4~7月份的洋葱列为重点检查对象;蓟马在玉米等作物上也多发生,与此类作物套种、邻作的葱蓟马发生率高20%,故此类洋葱也列为重点检查对象;高温天气,蓟马多喜于阴凉处栖息,有的钻于洋葱鞘内栖住,此时收获的洋葱带虫概率大。  

“二虫”是青虫,即夜蛾类的幼虫,如甜菜夜蛾、甘蓝夜蛾、斜纹夜蛾等的幼虫,这些虫子往往潜伏于洋葱叶内,检疫实践中检出此类虫的事例也不在少数。  

“三虫”就是葱斑潜蝇。

“一病”主要是指洋葱类软腐病。属细菌性病害,其多于湿度大时发生。雨淋、水浇过的出口葱湿度大,易发生,症状就是发病初期葱白处呈现水浸状。有的不甚明显,开始时与正常葱没有多大区别,过几天就会从内部腐烂,散发出恶臭味。这类葱在出口加工时葱白上仅为一条“黄线”,不易发现,一定要将其列为重点检查对象。  

对于保鲜出口洋葱的检疫除了必须按照常规检疫外,还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称之为“二注意”。“一注意”是洋葱表面必须干净、鲜亮,成品箱内不得有任何杂物。“二注意”是注意机械、手抓等对洋葱造成的伤害。因此,要求加工人员必须定期检查机械中的质量隐患,并要求人员自身自检以减少质量隐患。

在挑选出口保鲜洋葱时,尤其应注意以下两点:  

1、有无霉心:通常运用手捏的办法检查。即用手握住洋葱,使假茎向上,用大拇指试探性地轻压假茎根部,若有松软、稀腐的感觉,则为霉心,应挑出。做出口保鲜洋葱这一点很重要,也是较难掌握的挑选技术。  

2、是否变质:主要检查是否有碰撞、太阳暴晒等造成的内部组织腐烂变质,变质的最初表现形式是表皮变褐、变软,伴随异味,应及时挑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