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穗莎草(莎草科)

[复制链接]
查看3 | 回复0 | 昨天 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中文名称:聚穗莎草

二、别名:头状穗莎草、球形莎草

三、英文名:glomerate galingale

四、分类:莎草科莎草属

五、形态特征:1年生杂草。

1、根:根状茎短,须根多。

2、茎:粗壮,散生,钝3棱形,光滑,基部稍膨大。株高40~80cm。

3、叶:线形,短于茎,宽4~8mm,先端狭尖,边缘不粗糙。叶鞘长,红棕色。

4、花:花序顶生,叶状苞片3~4片,长于花序,边缘粗糙。聚伞花序复出,有3~8个辐射枝,辐射枝长短不等,最长可达12cm。穗状花序无总花梗,近圆形、椭圆形或长圆形,长1~3cm,宽6~15mm,小穗多数。小穗多列,排列紧密。小穗线状披针形或线形,稍扁平,长5~10mm,宽1.5~2mm,有花8~16朵。小穗轴有白色透明的翅。鱗片排列疏松,膜质,近长圆形,长2mm,棕红色,先端纯,背部无龙骨状突起,边缘内卷,脉不明显。雄蕊小,花药长圆形,暗血红色,药隔突出。花柱长,柱头3个,较短。

5、果实:小坚果长圆状3棱形,灰褐色,有明显的网纹。

6、种子:长1mm。

六、生物学特性:花期6~8月,果期8~10月。

七、生长环境:生于河岸、湖边、水沟、路旁草丛中。

八、危害:一般杂草,田间发生量不大。

九、繁殖传播扩散方式:种子繁殖。

十、分布范围:中国南北均有分布。朝鲜、日本、印度、欧洲等地也有分布。

十一、用途:可用于污染环境修复。

十二、防治方法:用灭草松、二甲四氯、农得时、草克星等除草剂除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