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磷对花生生长起的作用 磷主要参与蛋白质形成、糖代谢和油分转化。磷可促使种子萌发生长,促进根和根瘤的生长发育,同时能增强花生的幼苗耐低温和抗旱能力,以及促进开花受精和荚果的饱满。磷能显著增加根瘤菌的数量,提高根瘤菌的固氮能力和培肥地力,达到"以磷增氮"的效果。 磷能提高花生对不良环境的抗逆能力。一是提高花生的旱耐涝能力;二是促进花生碳水化合物的代谢,增加植株体内可溶性糖的含量,使细胞原生质的冰点下降,从而增加了抗寒能力;三是提高花生的耐盐、耐酸能力。所以,在盐碱土和碱性土施用磷肥,可增强花生的适应能力。 缺磷会造成氮代谢失调,植株生长缓慢,根系、根瘤发育不良,叶片呈红褐色且向上卷曲,晚熟低产,且荚果不饱满,出仁率低。试验表明,缺磷地块施用磷肥,花生的主茎和侧枝显著增高,分枝和叶片数目明显增多,花芽分化和成熟期提前,受精率、结实率和饱果率提高。施用磷肥对提高花生产量、改善品质有明显的作用。 
花生对磷的吸收率 花生根系吸收的磷,首先到茎叶,然后再输送到果针、幼果和荚果。同列侧根吸收的磷,优先供应同列侧枝。花生根系吸收的磷有相当数量供给根瘤菌的需要,因而有"以磷增氮"之说。花生根系对当季所施磷肥的吸收利用率比较低,为5%~25%。 在花生结荚期至饱果成熟期,中下部叶片在脱落前所输出的磷,有43%~73%运往荚果。这说明生育前期营养体中磷的积累是后期荚果成熟饱满的物质基础。另外,花生饱果期植株的上部叶片对营养物质有较强的运转能力,对荚果的饱满度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若前期磷肥不足而后期追肥困难时,进行叶片喷施既可行又高效。 花生整个生育期对磷的吸收是苗期和饱果期少,开花下针期和结荚期多,珍珠豆型早熟品种开花下针期(58.0%)多于结荚期(15.5%),普通型晚熟品种开花下针期(20.8%)少于结荚期(6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