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 花生结荚期的生长习性及管理措施

[复制链接]
查看4 | 回复0 | 5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花生结荚期生长习性  

花生结荚期是高产花生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的转换期,如管理不当,易使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矛盾,造成早衰或贪青晚熟,产量降低。  

春播花生的高产长相是:茎叶齐厚,开始封垄,茎枝缓长,结荚转旺。主要形态指标是:主根深扎100厘米以上,主茎高38~47厘米,主茎着生18~22片复叶,第一对侧枝长44~54厘米,株型指数1.2左右;叶面积系数4.5~5.5,总干物质积累占全期总量的65.2%~50%,约有50%的植株出现饱果。  

麦套花生,从初见幼果到初见饱果,约24天。这期间群体长相枝齐叶绿,长势稳健,大田封行。单株营养体生长量达到最高值,侧枝下蹲,生殖生长处于旺盛阶段。主茎和侧枝日增长量分别为0.98~1.19厘米和1.10~1.31厘米。此时主茎高45~50厘米,14~15节,侧枝长50~55厘米,12~15节;总分枝8~10条,复叶数65~70片。

花生结荚期管理措施  

花生结荚期田间管理的重点是促果、控棵、保稳长。  

1、培土迎果针:在花生植株封行、封垄和大批果针入土前深中耕,将垄行间的土培到垄上,使垄的外缘加高,缩短高节位果针的入土距离。使结实范围内的果针入土结实,提高结实率和饱果率。  

花生培土迎针的时间是单株盛花期,群体植株封垄之前,选择晴天墒情适宜时进行。北方花生产区一般在7月中旬前后。过早会影响茎枝基部生育和开花成针,过晚因花生群体植株封行和大批果针入土,则中耕不便,且易松动入土果针。  

花生培土方法因种方式的不同略有差异。平作花生,如行距较大,可在大板锄与锄沟交接处带一草环,锄拉行间土培土迎果针;单行垄种可用带草环的大锄,退行深锄猛拉,壅土培垄,要做到穿垄不伤针,培土不压蔓;双行垄种的花生应先用大锄深锄垄沟,浅刮垄背,退去垄上的干结土层,然后用耘锄穿沟培土。

2、控棵保稳长:花生结荚期是花生一生中生长最盛期,土壤肥力基础较好和花针期进行肥水猛促的田块,易出现群体植株徒长,过早封行,造成田间郁蔽甚至后期倒伏的现象,会使有效叶面积迅速下降,净光合生产率显著降低,果针高吊,针多不实,结实不饱,难以获得高产。因此,在花生始花后30~50天(早熟品种花后30~40天,中熟品种40~50天),主茎高35~40厘米,第一对侧枝8~10节的平均长度>5厘米时,应及时叶面喷洒50~70毫升/升的多效唑水溶液,每公顷750千克,控制茎叶生长,确保茎枝稳长,防止田间郁蔽、植株倒伏。  

3、排涝防旱:北方大花生产区春花生结荚期正值雨季,应特别注意排水防涝。如遇干旱,耕作层土壤含水量低于田间最大持水量的40%,群体植株叶片泛白,傍晚不能恢复时,应进行灌溉,沟灌时要进行小水润浇,喷灌时水滴不能太大、太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