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中文名称:芒 二、别名:芭茅 三、英文名:Chinese silvergrass,Japanese silvergrass,eulalia grass,maiden grass,pampas grass,plume grass,zebra grass 四、分类:禾本科芒属 
五、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 1、根:根系发达。 2、莲:粗壮,节下常被白粉。株高1~2m。 3、叶:长而扁平或内卷,边缘有细齿,长20~60cm,宽5~15mm,无毛或下面疏生柔毛,被白粉。叶鞘长于节间,上部边缘有毛,其余光滑无毛。叶舌钝圆,长先端具小纤毛。 4、花:圆锥花序大,顶生,扇形,长15~40cm,主穗轴无毛或被短毛,最长仅延伸至中部以下。总状花序强壮而直立,每节具1个短柄和1个长柄小穗。小穗披针形,长4.5~5mm,基盘有白色至深黄色的丝状毛,毛稍短于小穗或等长。小穗柄无毛,顶端膨大,短柄长1.5~3mm,长柄向外开展,长4~6mm。第1颖先端渐尖,具3条脉。第2颖舟形,先端渐尖,边缘具小纤毛。第1外稃长圆状披针形,先端钝,稍短于颖。第2外稃较窄,较颖短1/3,先端具2个齿,齿间有1条长8~10mm的芒,显著膝曲扭转。内稃微小,长为外稃的1/2。 5、果实:长椭圆形,具丝状毛。 6、种子:长1.5~3mm。 
六、生物学特性:花果期7~11月。喜湿润,也耐干旱,对温度要求不严格。在酸性黄壤、黄棕壤上生长良好,能适应多种土壤类型,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再生能力。 七、生长环境:生于海拔800~1500m山坡、丘陵、河滩、溪边、荒野等。 八、危害:为旱中生的阳性植物,侵占力强,能迅速形成大面积优势植物群落。为二化螟、玉米螟及稻褐椿象的寄主。 九、繁殖传播扩散方式:种子繁殖及根状茎营无性繁殖。果实随风力传播扩散。 十、分布范围:几遍中国。俄罗斯、朝鲜、日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也有分布。 十一、用途:食草动物饲料。秆可造纸或作扫帚。白色花序可供观赏,为河滩、湿地的景观植物。 芒茎:清热利尿;解毒散血。主小便不利; 虫兽咬伤 芒根:止咳利尿;活血止渴。主咳嗽;小便不利;干血痨;带下;热病口渴。 芒花:活血通经。主治月经不调;闭经;产后恶露不净;半身不遂。 十二、防治方法:暂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