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 花生使用多效唑方法

[复制链接]
查看2 | 回复0 | 6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多效唑(PP333)又名氯丁唑,纯品为白色结晶,难溶于水,水中溶解度只有35mg/L。易溶于有机溶剂,在甲醇中其溶解度为5%,在丙酮中为11%,在二甲苯中为6%。贮藏期间稳定性好,在50℃时纯品能稳定保存6个月以上。稀溶液在任何pH下均较稳定,不易光解。国内生产的多效唑为含有效成分15%的可湿性粉剂,其溶解度和稳定性均可保证农业应用需要,常温条件下至少5年不减效。

多效唑为植物生长延缓剂,可被植物的根、茎、叶吸收,能抑制植物体内赤霉素的生物合成,减少植物细胞分裂和伸长,有抑制茎秆纵向伸长、促进横向生长的作用,还能使叶片增厚,叶色浓绿。另外,多效唑还有抑菌作用。多效唑在植物体内降解较快,在旱田土壤中降解较慢,因土壤质地不同,半衰期一般为6~12个月,多效唑对人、畜低毒,对兔、鼠等动物急性口服LDso均大于500mg/kg,慢性试验结果证明无癌变毒性。皮肤几乎不吸收,无过敏反应,对眼睛不产生明显的刺激作用,使用较安全。  

多效唑适用于肥水充足,花生长势较旺或有徒长趋势,甚至有倒伏危险的地块。生长正常的花生田不宜施用。施用时期,春花生为结荚前期,夏花生为下针后期至结荚初期,或者主茎高度为35~40cm时。每亩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30~50g(具体用量视花生长势而定),兑水40~50kg,叶面喷施,做到不重不漏,一般情况下,只喷一次即可。

多效唑用量过大或过早施用会严重影响花生荚果发育,使果型变小,果壳增厚。多效唑可加重花生叶部病害,使叶片提前枯死、脱落,引起植株早衰,用量加大,早衰现象严重。花生种子萌发及幼苗出土时对多效唑特别敏感,用0.5~1.0mg/L的多效唑浸种,即可抑制发芽,使出苗期推迟3~4天。因此,在生产上不宜用多效唑处理花生种子。多效唑性质稳定,在土壤中半衰期长,残留量较大,如连茬施用会使土壤中的含量增加,将对花生及其他双子叶作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造成不良影响,应引起高度重视,在生产上应谨慎施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